1912年,北京的天主教知名人士马良(字相伯)、英华(字敛之)二人上书罗马教廷,建议在中国办一所教会大学。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办学之事被搁置。1919年,罗马教廷重新考虑此事,多次派人来华了解中国教育情况,与英敛之等商谈办大学之事。最后,罗马教廷决定将办学之事委派美国教会组织本笃会办理。1923年8月,全美本笃会开会决议,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圣文森院院长司泰来全权负责此事。1925年司泰来派本笃会教士奥图尔来华筹备办公教大学并任校长。奥图尔与英敛之共同筹划,以十六万元租金,租得北京李广桥西街前清载涛贝勒府为校址,经整修后,聘请教师,购置设备,同年8.月开学的准备工作就绪。
在大学班招生之前,决定先成立国学专修科,招收大学预科学生一班,两年毕业,作为升入大学的预科,此时的校名决定沿用英敛之原在香山办的学社辅仁社为名,正式委派英敛之为社长。1925年10月辅仁社招得一班学生23人,均来自各地教会系统,开始上课。
1926年1月英敛之去世,辅仁社的校务由陈垣继任负责。他积极筹划建立大学事务,同年的暑期,准备招收大学班学生。根据当时的教育部《私立学校条例》,新的大学定名为“辅仁大学”。组织了董事会,奥图尔任校长,陈垣任副校长。先设立文科,分史学、国文、英文三系,招收了第二班预科学生。
1927年6月,学校报呈教育部请求承认,教育部派员视察,批准立案试办。
1929年6月,遵照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组织法,学校增设了理学院和教育学院,加上原来的文科改革文学院,共设三个学院十二个学系,另有一个医学先修科和美术专修科。同时,根据行政当局的有关设在中国的大学不得由外籍人任校长的规定,学校重组了董事会,推举陈垣为校长,奥图尔改任校务长。同年还撤销了预科,改为附属中学。
1933年,本笃会经费困难,罗马教廷改派美国和德国的圣言会接办学校。1934年以后,学校不断扩大基本建设,1937年3月,又购置了前清恭亲王府址为校园,6月开设文理两个研究所。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辅仁大学因是教会所办,故未南迁。9月开始在文学院、教育学院各系及理学院数理系招收女生,以旧校址东部为女部校舍,由圣神会修女管理,并设立了司铎书院和物理研究所。1939年增设家政系。1941年,理科研究所增设化学部和生物部,仍附设医学预科。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燕京、协和等学校均遭封闭,辅仁大学因有德国教会支持的缘故,未受冲击。同年增设日文系和西洋语言文学系德文组,并改美术专修科为美术学系。1943年,社会经济学系分为社会学系和经济学系,同年,教育学院教育系设立附属小学及幼稚园,作为教育系实习基地。至此,辅仁大学有了从研究所、大学、中学到小学、幼稚园一套完整的教育系统。1944年,文科研究所增设人类学部。
抗日战争期间,因北平的多数大学南迁,许多学生不愿上日伪办的大学,踊跃投考辅仁大学,学校的规模有了扩充。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伪时期被捕的师生,以及到大后方去的教师相继返校。学校的力量进一步加强。同年9月日文系撤销。1946年9月,增设农学系,至1947年底时,学校共有4个学院,13个系,6个研究所,在校学生约2400人。
新中国成立后,辅仁大学仍留在北京办学。1950年10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决定,教育部接管辅仁大学,改为公办,任命陈垣为校长。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1956年,一部分在台湾的辅仁大学校友成立了“校友会”,呼吁在台湾省恢复辅仁大学。1961年,随着辅仁大学文学院哲学研究所,招收第一届研究生8名,标志着辅仁大学在台湾复校。现址新北市新庄区,设有12个学院、附设医院及若干博物馆、图书馆与研究院,是台湾主要综合大学之一。
声明:留学通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admin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48763972@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uxuetong.cn/85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