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2018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活动
迎新春寻古意、拓瓦当送春联
立春,四季之始,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陟负冰。也就是说从立春这一天开始,我们将告别飞雪扬霜天寒地冻的冬季,迎来日暖风和万物复苏的春天。恰逢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日——立春(2月4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坚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迎新春寻古意、拓瓦当送春联”主题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多功能厅隆重举行,这场艺术盛宴,吸引了海淀区大中小学生、来华留学生及文化爱好者近200余名观众前来观摩体验。
活动伊始,青年歌手朱佳宝带来的一首《我爱你,中国》歌曲,为主题活动拉开了序幕。跳跃的音符,优雅的歌色,充满激情而又欢畅明快的节奏萦绕着整个活动会场,现场的气氛为之活跃开来,观众们都兴致勃勃的投入到活动中。
瓦当俗称瓦头,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图案部分,是古建筑的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瓦当虽然是建筑的附件,但在它身上却凝聚和折射着特定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和民族信仰,是一个文化的载体。
由青年文化学者、八零后作家大生先生带来“瓦当图案与中华文化的渊源”精彩讲座,让现场的文化氛围集聚浓厚。每一片精彩的瓦当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它的发展演变,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绵延与厚重。在讲座中每隔十分钟,大生先生穿插一个“瓦当猜字”环节,既增加了现场的活动气氛又调动了观众参与的热情互动乐,让观众对瓦文化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本次活动还邀请金石书画家、瓦当文化专家王琳先生现场讲解并示范瓦当文字和图案的拓片制作,并邀请观众参与体验瓦当的拓片制作之中,有趣而富有新意。最后,活动主办方邀请丁一鹤、大生、叶晓彬三位书法家现场书写瓦当对联,赠送给参与的观众,总共赠送对联二百余副。
瓦当拓片和瓦当对联,在这次精彩的艺术活动盛宴中得到复苏。亲身参与制作瓦当拓片,让现场学生及观众感受到瓦当艺术之美;书家为观众现场赠送瓦当对联,又带给大家新春的祝福,让活动充满节日的气氛。
活动结束后,参与拓片制作的学生和观众意犹未尽,纷纷希望这种传统艺术能走进百姓家,为百姓带来美的享受。参与活动的韩国留学生李美静表示,韩国也是一个崇尚汉字艺术的国家,有些建筑物也有瓦当,但没有中国这么悠久,这么富有生命力。观众建议这样的活动多多举办,让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让中华文明发扬光大,迸发强大的生命力。
声明:留学通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admin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48763972@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uxuetong.cn/4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