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顶尖大学科学装置

近日,由江苏省发改委、东南大学、南通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推动的“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实验设施预研项目”正式启动,这标志着南通市首个大科学装置正式落地,也是东大与市政府双方积极投身海洋科技创新、建设海洋强国的具体实践。

世界最顶尖大学科学装置

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不仅能帮助人类突破认知极限,在基础科学领域做出重大突破,也能服务社会发展,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我国建设的第一个大科学装置是1984年开工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

这一项目的目标是建成世界唯一、单体规模最大的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装置,为在南极运行的各类仪器设备和参与各类项目的人员提供测试环境,服务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南极科考事业。

为何要推进这项工作?长期以来,中国国内外没有一个大型的模拟环境能满足南极科考用的各类仪器设备、工程机械的研发测试需求。然而南极科考设备如果没有经过充分测试,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后期开发的周期、成本等都会成倍提升,甚至会威胁到科考人员的生命安全。

“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实验设施”可以理解为“小南极”,将来在南通建成该装置后,将为在南极等极地环境运行的各类仪器设备、工程装备和参与各类项目的人员提供测试环境,从而缩短实验周期,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极地虽险,但并不能阻挡科研人如火般的探索热情。一直以来,东南大学都在为我国南极科考贡献力量。此前,学校先后派出魏海坤、张侃健、葛健、方仕雄、刘西陲等东大人实地深入南极,分别前往南极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完成相关科考任务,为中国极地科考事业贡献了绵绵不绝的东大力量。

2023年4月,参与第39次南极科考的东大人圆满完成科考任务回国

2024年10月,东大人出征第41次南极科考

此外,自2009年以来,东大团队一直致力于研发极地科考支撑平台无人值守能源系统。学校曾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研制了“南极冰穹A科考支撑平台”(“东大极能”前身)。

到后来,中国首个投入试行的国产极地无人值守电源“东大极能”,便是由东大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制造,并在2018年第35次南极科考中首次投入试运行,为我国的南极科考事业插上能源的翅膀,此后所有无人值守的科考都有了能源的保障。目前其2.0版本已在南极昆仑站、泰山站、秦岭站运行。

如果未来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装置成功落地,相信“东大极能”的更新换代工作将会容易很多。

护航能源,亦开新站。在2024年龙年春节前夕,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重磅”开站,这是中国在南极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其所在地气候恶劣,在此设站国家很少。

在这项艰巨的工程中,东大土木工程学院2023届校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员工蒋翰林作为第40次南极考察队新站队队员,参与了此次秦岭站的现场建设工作,为我国极地事业奉献了青春力量。

蒋翰林

建成后的秦岭站

皑皑冰雪、天寒地冻,东大人会继续秉持对科研的热爱,投身科研科考一线,为大国工程贡献力量,打造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持续助力我国的极地科考事业发展。

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东南大学官网/官微、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创新南通、新华日报、澎湃江苏、中国科讯

#东南大学##江苏头条##江苏##南京身边事##南极##极地##科研##高校科研那些事#

声明:留学通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admin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48763972@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uxuetong.cn/1018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4:50
下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5:1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135-5290-148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54876397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