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斌
蒋介石除了担任黄埔军校的校长以外,还当做国立中央大学的校长。国立中央大学自1932到1941年,一直由罗家伦担任校长,1941年,罗家伦辞任校长,受命去云南为远征军出国作战做工作,蒋介石任命原北大教务主任顾孟余为校长。顾孟余到任后努力想把中大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可是时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想要重点发展师范教育,改中央大学教育学院为师范学院,两人的教育理念矛盾导致陈立夫对顾孟余处处刁难。顾孟余为不受辱挂印而去。
顾校长辞职,中央大学立刻闹开了。陈立夫先是想调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来,被中大师生集体反对,接着又想自己兼任校长,学生们听说后闹得更凶了,于是陈立夫向蒋介石求救。蒋介石这个人有兼职癖,当时他已经是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陆海空三军统帅,还兼着行政院长、国民参政会议长、航空委员会委员长甚至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这回他又对大学校长感兴趣了。
顾孟余
蒋介石当校长,很多师生本来就不服气,觉得以蒋的经历、学历当个党校校长、军校校长绰绰有余,但是当大学校长,不够格。大学校长需要能做得了学术,能献身于研究,能不问党派保持独立,这些蒋介石显然做不到,当时就有教授扬言要辞职。
蒋介石治校喜欢搬出军人的做派,喜欢集中全校师生训话。学生站后,老师站前,教授不管是古稀之年还是体弱多病都站着,一训就是老半天,遭人反感。后来借故逃训的人越来越多,有时一点名来的人还不到一半。教授开会也要点名,但是逃会不给蒋校长面子的老师不在少数。
民国时的教授都很牛气,一般只有拿到留洋学位的人才能胜任,后来在教育部长陈立夫的努力下,本国大学毕业任教多年有成绩、有著作的学者才能晋升教授,因此教授大都有名士气派,对国民党的党员、政客是看不上的。
刘文典
早在1928年底,安徽大学代校长刘文典就与蒋介石骂过一架,安徽大学学生闹事,时任三军统帅的蒋找刘文典问责,刘文典却说:“此事内容复杂,尚有黑幕,在事情尚未调查清楚之前,我不能严惩肇事学生。”蒋介石大怒说:“你这新学阀横行,不对你撤职查办,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 刘文典更怒,站起来说,“提起总理,我和他在东京闹革命时,还不晓得你的名字呢。青年学生虽说风华正茂,但不等于理性成熟,些微细事,不要用小题目做大文章。如果说我是新学阀的话,那你就一定是新军阀!”
听到如此刺耳的话,蒋怒极,指着刘文典的鼻子大吼:“疯子!疯子!给我押下去!”刘文典被关在省政府的后乐轩,过了几天,蒋还是把他放了,刘文典反而不出来了,非要让蒋给个说法,最后百般安抚才出来。这一折腾,蒋介石反而多了一个污点,刘文典却备受追捧,成了民主斗士、自由旗帜,学界、文坛道德标杆。
在中央大学,蒋介石曾拜哲学教授方东美为师,学习《易经》、王阳明与辩证哲学,以期提高自身的哲学修养。两人见面,蒋执学生礼,方还蒋元首礼,二礼并行。蒋一次开会,把礼堂座椅全搬空了,又让人站着,方东美见状大怒,说:“既是校长,岂可以不敬师?我这个所长不干了。”之后,任蒋如何安抚,方东美坚辞中大哲学研究所所长一职。
中大学生毕业典礼时,蒋介石高高兴兴地前来,准备亲手授学生毕业证书,以示师生情谊。可是点名点了好多个,都只有一个学生上来代领,惹得老蒋兴致大坏,扔下证书,拂袖而去。毕业式上要与教师座谈,蒋去了后,发现现场只有职员没有教授,大怒而去。
面对大学里的闹腾,教授的清高,蒋介石作为一国领袖也只能是“戒急用忍”,请有名望的大学教授吃年夜饭就是他采取的拉近跟教授们关系的方法。这种习惯一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每年教师节或年初,蒋介石都会宴请各大专院校资深教授聚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民国知识分子与领袖及政治的关系,知识分子普遍还是具有独立人格,起码是在努力维持或追求这种独立人格。
“蒋先生嘛,不如他自己说得那么好,也不像宣传说得那么糟⋯⋯”
——侍从刘持生
声明:留学通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admin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48763972@qq.com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uxuetong.cn/101690.html